当前位置:首页 > 艺考知识 » 正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艺术生复读还要艺考吗(写给高考复读女儿的一封信)

 人参与  2023-05-02 08:46:20 11:28  分类 : 艺考知识  点这评论
艺术生复读还要艺考吗(写给高考复读女儿的一封信)

目录:

艺术生复读还要艺考吗

写给高考复读女儿的一封信

太原最好的文化课培训学校

表演艺考现场

艺术生复读还要艺考吗

艺术生复读还要艺考吗

1、复读生是可以参加艺考的,没有限制,要求与应届生相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一系列法律都明确赋予复读生和应届生同等权利,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歧视复读生,与应届生享同等政策和待遇。

2、艺考有两次考试,除了文化成绩过线外,还要专业成绩过线。艺考的文化成绩要求低一些的背后,是艺术专业的更高要求。在选择之前,你要想清楚作为文化生选择艺考复读,只是想走个艺考升学的捷径还是真的有艺术追求。

3、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除符合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外,无色盲、色弱。报考史论专业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有特殊贡献与才能的考生,由所在单位推荐并经省招生办公室批准,年龄可适当放宽,婚否不限。

4、报考音乐、影视类院校(专业)要求考生:无口吃,无色盲、色弱。年龄在22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表演、演奏专业;25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可以报考其他专业;报考作曲专业的考生,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男身高不低于172厘米,女身高不低于160厘米(严格按照身高限制)。

写给高考复读女儿的一封信

写给高考复读女儿的一封信

1、艺考家长写给复读考上中传女儿的一封信,欢迎大家进入本期有关艺考家长写给复读考上中传女儿的一封信的内容,很多人对于艺考家长写给复读考上中传女儿的一封信不是很清楚,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艺考家长写给复读考上中传女儿的一封信吧!

2、你的嗓子洪亮而厚实,无论是朗诵还是唱歌,无论是在中戏、中传还是其他学校的艺考中,才艺展示环节,都得益于这付好嗓音。都在为你加分。都顺利过关。难怪,有一位表演艺术家,听你朗诵了《海燕》后说你是个小天才。还建议你报表演或声乐呢。当然,不管别人如何夸,我们的心里有数, 清醒地知道自己不是个大美女,同时,也不可能去考这种台前的专业。因为,我们一致认为幕后的一些专业更适合自己。

3、你的坚强是我所缺少的,也是大多数80后的年轻人所缺少的。正像你经历了复读,成功地以本专业辽宁省文化课第一名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后,你的高中同学说的那样:你走了一条好多人想走但没有勇气和毅力走的路。是啊,你的好多同学对自己的高考结果是不满意的,有和你一样发挥失常的,有自愿没填好高分低就的,但真正要去复读,想到还要遭一年的罪,想到“一切皆有可能”的结果,都退缩了认了。甚至上个三本都走了,何况你已被二 本录取。我心疼你,也曾力劝你就去二本吧,是金子总会发光,以后好好考研等等。但你坚定、坚决、执着地在三伏天,在高考过后人人放松的时候,选择了复读, 走进了补习班,挑战自我。挑战高考。

4、复读难,艺考生的复读更难。复读后,我曾担心,你会因为高考受挫而心态失衡;也曾担心你吃不了复读的苦;更担心你因禁不住诱惑而随波逐流;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担心都只是作为正常母亲的担心和多虑而已,是多余的。你比我想象的坚强。你比我想象的成熟。你挺住了。你坚持住了。这是我无论如何做不到的。你让我重新认识了你;你让我看到了我身上没有而你却具备的最可贵的不服输的品质;同时,也让我自惭形秽。你给妈妈上了一课。

太原最好的文化课培训学校

太原最好的文化课培训学校

1、眼下,相比传统高考,传媒专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并且分数线更低,更容易实现大学梦。未来:随着影视行业的繁荣,媒体对于传媒类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并且由于传媒专业知识涵盖面广这一特点,使得传媒专业就业面极广。

2、本次课程三重优惠大礼等你来领:复读生持5大名校(中传/中戏/国戏/北电/上戏)合格证,报名直接享受课程5折优惠。持一本院校合格证,报名直接享受课程6折优惠。2020年高考获五大名校(中传/中戏/国戏/北电/上戏)录取通知书后奖励8888元。

表演艺考现场

1、一年一度的“艺考”历来夺人眼球。2月26日,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拉开大幕。刚满18岁的首批“00后”成为本次艺考主力军。早上7时许,来自全国的艺考生怀揣“明星梦”,陆续涌进上戏华山路小区;表演专业于8时30分率先开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时开考。校门外,从各地赶来陪考的家长们拖着行李箱,等待着校门内的消息。

2、聚光灯下的“明星梦”太过诱人,而通过艺考,似乎就离演艺圈、娱乐圈只有“一步之遥”了。从2012年至今,上戏艺考生数量从原先的11448人次增加到3万多人次,几乎翻了三倍,而今年全校22个专业拟招生数仅为464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名副其实的“艺考热”席卷全国各地。

3、每次艺考季,网络上都会热炒“最美考生”与“明星考生”,蹲点点评艺考生的“颜值”,早已成为网民的一大乐事。从荧屏上热播的影视娱乐节目,到被奉为偶像的“流量小花”,娱乐产业在反复重申“美即标准”。

4、但在艺术院校的考官眼里,“美”的标准却不仅仅止于形貌。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更重视返璞归真的“自然美”。面试表演系考生时,上戏一如既往提出“素颜”“着装朴素”等硬性要求。现场的大多数考生穿着羽绒服,扎着简单的马尾辫,素颜备考。而此前的中戏艺考现场,还曾有考官当场替考生“卸妆”,要求素颜入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专业  考生  高考  艺术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 赞助本站

赞助可口艺考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艺考知识 院校

Powered 可口艺考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2022136924号-4 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